【文章】在「孝」與「順」之間找到平衡—談子女照顧者的自我照顧/邱泓霖 諮商心理師

在「孝」與「順」之間找到平衡—談子女照顧者的自我照顧

文/邱泓霖 諮商心理師

 
       隨著高齡化與少子化的時代到來,我們在實務中看到越來越多照顧者身心俱疲。當家中出現一位需要長期照顧的人,整個家庭都將受到影響。可能是子女分工談不攏、可能是收入無法負擔看護費或住院費、也可能是被照顧者對照顧者的安排不滿而引發衝突。
 
       俗話說「久病床前無孝子」,正揭露了在華人「孝順」的文化底下對長期照顧的困境。我曾在醫院聽到很多長者抱怨子女把自己丟在醫院,都不來探望自己。同時子女也和我們表達自己工作和經濟上的困難,上班已經很辛苦,來醫院見父母還要被數落一次,漸漸的就越來越不想來。
 
       在我們的親子文化中常常被鼓勵要顧慮父母的感受,體恤父母的需求為優先。「孝」其實是一件很動人的心意,但我們常看到子女有心想「孝」敬父母,卻一直感受到必須「順」從的壓力。為了不想背負「不孝子」的罪名,不願將父母送去療養院,堅持在家照顧,承受了更多壓力,對父母擺不出好臉色,父母依然很痛苦,子女依舊感受到無力和挫折。親子雙方都被這樣的「孝道」困境給束縛。在這樣的情況下,照顧者該如何走出這個心理與現實上的困境?
 
1.尋求重要他人的支持
       在這樣龐大的照顧壓力下,有些人可以和兄弟姊妹一同分擔,減輕壓力;或是和自己的另一半尋求支持,共同努力。許多照顧者常常感覺自己是孤身一人背負這些壓力,承受被照顧者的情緒。此時尋求重要他人的支持,無論是手足、伴侶、或甚至是摯友,都有助於調適心理上的孤單和無力感。
 

2.量力而為,評估自己身心狀態
       許多照顧者常為了滿足被照顧者的需求,使自己長期處在身心俱疲的狀態,照顧者因長期照顧壓力而罹患身心症、憂鬱症等的案例也不計其數。請記得要隨時評估自己的身心狀態,感受與重視照顧的壓力是否因照顧而捨棄大多數的休息時間是否因照顧而影響人際、家庭和工作表現。若發現上述狀況越來越嚴重,請記得一定要重新調整,並尋求專業協助。
 

3.尋求專業資源協助
       倘若心理壓力過於龐大,也一定要記得尋求專業協助,各縣市心理衛生中心也都有提供諮商服務,別讓心理壓力也悶成疾病了!


4.照顧自己,同時也是盡孝
       孝經有云:「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除了子女的壓力,我也常聽到在醫院的父母擔心自己成為子女負擔,也很心疼子女為了來醫院照顧自己而每天奔波。當子女為照顧父母而同樣產生一些疾病時,作為被照顧的父母心裡可能更是煎熬。優先照顧自己的需求不代表不孝,懂得照顧好自己,才更有心力將父母給照顧好。
 
       照顧過程中的現實與心理壓力都很龐大,一定要多體恤自己,向外尋求資源,給自己充足的時間休息,不要讓自己成為下一個被照顧者。祝福大家可以在「孝」與「順」之間逐漸找到平衡,在親子關係中能更自在。


 

本篇文章為公會與臺北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合作之專欄文章
刊載於臺北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官網>衛教文宣>壓力調適/情緒管理>專題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