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認識精神疾病~心裡的感冒憂鬱症/黃立雯 諮商心理師
認識精神疾病~心裡的感冒憂鬱症
文/黃立雯 諮商心理師
「我那天就這樣坐在頂樓往下看,我想跳下去又不敢跳,然後我就這樣待了一陣子才回房間,我心想原來我連自殺的勇氣都沒有啊,這樣一想又更憂鬱了。」
「我也不知道他怎麼了,我看到他常常一個人發呆,我以為他只是愛胡思亂想,我都跟他說別想太多,但他似乎都聽不進去我說的,有時候還會突然發脾氣,我就漸漸地不太想跟他說話了。」
憂鬱是一種情緒,每個人都會有,就像我們的身體每天都會跟病菌打交道,有時候喉嚨癢癢的,但喝喝溫開水、睡一覺,隔天就會好了;但有時候喝溫開水睡完覺,身體還是不舒服,我們就會認定自己可能感冒了。心裡的感冒--憂鬱症也是如此,在遭遇生命的挫折、創傷的事情時,每個人可以恢復正常生活功能的時間都不同,而在《精神疾病診斷準則手冊》中,憂鬱症的診斷標準是至少要有下列症狀中的五個,以情緒、動機、生理、認知來做分類,如下:
- 情緒:心情憂鬱。
- 動機:對原來感興趣的事情提不起興趣。
- 生理:嗜睡或失眠、動作激躁或遲緩、疲憊無力、注意力不集中。
- 認知:覺得自己沒有價值、重複出現想死的想法或規劃死亡。
也就是說,當我們遇到生命中的創傷事件,卻沒有因為時間流逝而恢復原來的樣子,甚至出現上述症狀,並且影響工作狀態、人際關係生活也有了變化等,我們會說「你的心裡感冒了」。
曾有個案跟我說,他的牙醫得知他有服用抗憂鬱的藥物時說:「年紀輕輕的怎麼會得這種病?你要想開一點~~。」,但如果今天是感冒,牙醫會對他說「年紀輕輕怎麼會感冒?你要多運動一點~~。」嗎?但遺憾的是,現實生活中還是有些受過相關專業訓練的工作人員會給予不恰當的回應;這可能就是社會心理學的「基本歸因謬誤」,人們會過度的把他人的行為歸因於性格歸因,忽略了環境因素,例如考試不及格直接歸因於不夠認真,但卻沒考量到可能是出題太過困難;那些不恰當的回應可能就是這樣的機制產生的,並非真的是因為個人性格而導致憂鬱症或憂鬱情緒。
那怎麼變好呢?感冒時大家會注意到要關注自己的身體,然後調整作息,比如:多喝水、多休息、增加免疫力、多曬太陽等,遇到心理的感冒時也是如此;覺察身體的變化、想法突然的改變等;許多手上有一道道自傷痕跡的患者,在正視自己心裡的傷痛為自己治療後,都置之死地而後生,走出憂鬱低谷。當然生活中仍可能憂鬱來襲,但隨著一次次地與憂鬱共處,他們也更知道如何去因應。
大家都很習慣去看見身體的傷口,卻對心理的傷口視而不見。當傷口被忽視、情緒累積久了,不生病也難。憂鬱症的症狀是心理的警報器,在生理學上,憂鬱症是大腦血清素不足產生的反應,後天的創傷或壓力也會引發憂鬱症,精神疾病的產生,往往是多種因素的交互作用。生理層面的腦中血清素不足可以藉由醫生處方藥物來達到腦內血清素的平衡,心理層面的結與傷,則可透過心理的自我照顧及與治療,來找到解套與療癒之法喔。